學校首頁|舊站入口|English
    
 首頁 | 太阳概況 | 師資隊伍 | 教學工作 | 學科科研 | 學生園地 | 黨團建設 | 合作交流 | 研究基地 |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 資料下載 | 培訓中心 
學院要聞
 通知公告 
 學院要聞 
 動态鍊接 
 學術動态 
 媒體本院 
 學院成果 
您的位置: 首頁>學院要聞>正文
【新華網】共話鄉村青少年科技教育高質量發展——鄉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論壇在線舉辦
2022-11-27  

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 26日,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主辦的2022年“科技教育鄉村行”交流活動——鄉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論壇在線舉辦(下稱論壇)。論壇以“助力鄉村科教 播撒科學夢想”為主題,邀請國内經驗豐富的專家教師,共話鄉村青少年科技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論壇主旨報告環節,人民教育家于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袁亞湘,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陝西師範大學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胡衛平,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院長、教授徐秦法,分别圍繞鄉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如何提質增效、如何提升鄉村科技教師素養等相關主題做深入研讨。

于漪在報告中表示,面對新情況和新挑戰,老師最重要的是要堅守教育初心。教師要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她建議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打開視野,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安排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各個層次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潛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袁亞湘在題為《厚植鄉村青少年科學夢想 鄉村青少年如何成長為科研人才》的報告中表示,鄉村青少年的健康全面發展對我國未來人才培養和建設科技強國目标都至關重要,因此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鄉村青少年的培養問題。他認為,要着重培養鄉村青少年勇于創新、敢于探索、實事求是和大膽質疑的科學精神,不斷激發和培養其對科學的興趣。要充分利用好本土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資源,讓更多科普報告和講座走進鄉村,提升鄉村科技教師的科學素養,從而進一步縮小城鄉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差距。

胡衛平在報告中圍繞《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标準(2022年版)》的修訂内容和内涵,對如何落實課程标準給出了建議。他表示,落實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标準是促進鄉村科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在落實課程标準的過程中,要深入理解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和态度責任四個核心素養,注重課程内容整合,強化探究實踐方式與教學活動的融合,同時加強優秀教師配置及科教資源開發利用。

徐秦法做了題為《鄉村教育要為鄉村振興貢獻什麼》的報告。他表示,教育是鄉村的重要支柱,承擔着為鄉村發展提供人才條件、文化條件等重要功能。當前需要找準鄉村教育的出發點,以需求性教育疏通鄉村發展中“束書不觀”的堵點,以系統性教育改善鄉村發展中“一木難扶”的難點,以開放性教育化解鄉村發展中“茕茕孑立”的“憂點”,強化鄉村教育與鄉村其他發展環節的相結合,消解城鄉教育不平衡,促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聆聽榜樣故事”環節,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第一中學校長楊明生、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行知教育集團總校長楊瑞清兩位2022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分别結合自身紮根鄉土的辦學和教學經驗,講述了提升鄉村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的重要意義,分享了學校開展科學教育的豐富舉措;陝西省寶雞市隴縣溫水鎮中學科技教師王志軍,廣西梧州市新興二路小學科技輔導員楊媛儀分别列舉了開展科技課程和科技實踐活動的多元形式,從教師隊伍、科教資源、資金保障、工作理念等方面對提高鄉村科技教育水平提出建議。

據悉,論壇在新華網、“科創築夢”央視頻号和“科創築夢”抖音号等平台同步直播,觀看量超過52萬次。

據介紹,2022年“科技教育鄉村行”活動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等有關單位共同組織,重點在内蒙古、廣西、湖南等10個中西部省份組織開展各類提升鄉村青少年科學素養的科教活動。截止11月,活動已在重點實施省份的百縣千校組織青少年科普報告、科技實踐活動、科技教師培訓、科教資源進校園等各類線上線下科普活動合計252場,惠及鄉村青少年及科技教師11萬餘人次,示範帶動全國鄉村科技教育活動的廣泛開展。

(來源:新華網)


Close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