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下午,我校大禮堂舉行的“形勢與政策”課程專題教學報告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青年學者,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與國際問題研究創新團隊首席專家雷小華研究員做了題為“中國—東盟共建‘一帶一路’10周年:成效、啟示及展望”的報告。
雷老師的報告梳理了“一帶一路”10周年的發展曆程、顯著成效、重要啟示,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未來做出展望。報告伊始,雷老師回顧了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相繼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過程,并簡要概述了“一帶一路”倡議從謀篇布局到如今高質量共建的發展要點。
随後,雷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東盟共建“一帶一路”10周年的主要成效,分别體現在政策溝通渠道、設施聯通水平、貿易暢通網絡、資金融通合作、新興領域合作、衛生健康合作、民心相通領域等7個主要方面取得的長足進展上。
接着,雷老師概括了“一帶一路”10周年的啟示: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得到貫徹;開放、綠色、廉潔、高标準、可持續、惠民生的特點得到彰顯;參與建設的許多國家與我國結成相互尊重的友好鄰邦、包容互鑒的親密夥伴、守望相助的可靠朋友。
報告最後,雷老師指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面臨諸多的新機遇,也有着有待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廣闊領域。這為廣大青年學子拓展見識、增長才幹開辟了國際園地。
雷老師的報告在師生們的熱烈掌聲中結束。其對“一帶一路”10周年的精彩回顧與未來展望開拓了聽衆的視野,鼓勵青年學子們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奮勇搏擊,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文:羅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