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正,熱心腸,熱愛教師職業,默默奉獻力量。積極傳遞正能量,助力學生成長。
——題記
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工作中要把“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時刻牢記心上。我校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部教師粟遠輝,在長年的執教生涯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勤勉工作,關愛學生,成為青年大學生成長路上的貼心人。他的努力付出也得到學生的充分肯定,自2003年至今,已10次獲評為廣西大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在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被評為2019-2021年度廣西大學優秀共産黨員。
他是怎樣成為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思政課教師呢?
家國情懷,責任擔當
一部中國近現代史,就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英勇奮鬥、艱辛探索并不斷取得偉大成就的曆史。尤其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争,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赢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曆史;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把極度貧窮落後的中國逐步改變成持續走向繁榮富強、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中國的曆史。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自己的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現在和正确地走向未來。在教學過程中,粟遠輝運用大量翔實的史料,把古代中國的強盛、近代中國的衰落和現代中國的複興進行對比,并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使同學們對近代中國的悲慘命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加珍惜,對近代以來為了救國救民而奮不顧身的先驅們更加崇敬,對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創和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充滿信心,從而自覺地繼承和發揚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傳統,進一步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學習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程後,同學們表示:“一百多年的中國近現代史,有屈辱和憤慨,也有失望和彷徨,更有震撼和鼓舞。粟老師在課堂上充滿激情的講課,有知識的傳遞,有理論的闡釋,還有對信仰的堅持,使我們能夠正确認識和把握中國近現代曆史的發展大勢,更加熱愛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也對未來更加期待和充滿信心。”
多管齊下,提升水平
教師隻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方能講好課,增強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學是一門藝術,粟遠輝認為,要提升教學水平,就要善于向他人學習,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創新。
一是多向名師學習。新冠疫情的發生雖然嚴重影響到教育行業,但在疫情發生後,很多學術會議和知名學者的學術報告會都轉移到線上進行,粟遠輝認為這也給大家參加會議、聆聽講座帶來很大的便利。在加強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我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部與天津師範大學李朝陽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浙江大學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創新中心建立了長效聯系,依托這些平台,教研部組織教師線上參加“名師講堂”和學術報告會,學習他們的寶貴經驗,共同探讨有關教學設計、重難點問題處理、材料挖掘以及研究熱點等問題,這給我們今後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帶來很大的幫助。
二是多向同事學習。雖然學校對教師有完成聽課任務的要求,但對粟遠輝而言,聽課不是在完成任務,而是真真切切的享受。珍惜向他人學習的機會,享受向他人學習的過程,多聽同一門課程其他老師的課,多聽本學科其他課程老師的課,甚至聽聽其他學院老師的課,邊傾聽邊琢磨,邊學習邊思考:講述這個問題,這位老師是怎麼導入的;分析那個問題,那位老師又是如何剖析的;運用什麼材料最有說服力,怎樣設計問題最能調動學生參與讨論的積極性……。術業有專攻,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多向他人學習,借鑒他人經驗,使人受益匪淺。
粟遠輝老師既喜歡聽他人的課,也喜歡有督導來聽他的課。每逢有督導來聽課,下課後他都盡可能及時與督導進行交流,傾聽督導對他課堂的意見和建議。經驗豐富的教學督導所給予的中肯評價、善意提醒和改進意見,對他來說都是寶貴的财富。
三是參加集體備課和教學競賽。随着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各方面工作都要求不斷邁上新台階,教師個人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也需随之轉變。除了每周二下午的教研部例會之外,利用假期集中一段時間進行集體備課、研課、磨課,推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改變傳統的章節式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思政課專題式教學,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以适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之需要。參加或觀摩比賽,也是鍛煉提高的好機會。2020年粟遠輝參加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區高校工委組織的“‘我喜愛的學習金句’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會征文”活動,2021年參加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和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的全區高校思政課教師講“四史”優秀微課比賽均獲獎。到場觀摩我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和在線觀看全區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頗有收獲。
點滴關懷,情暖人心
粟遠輝老師常對學生說:大學階段的學習,是為以後走向社會、服務國家打基礎,除了要儲備豐富的知識技能以外,個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很重要。
就創建整齊有序的校園環境問題,他曾與學生有過多次讨論。多年前,就大家用餐後該不該主動把餐具拿到收集處放置的問題、校園内共享單車使用後亂停亂放的問題,在課堂上粟老師曾與同學們有過專門的讨論,他的呼籲引起學生的共鳴。每年雨季到來的時候,隻要自己的課是上午、下午或晚上的最後一節,下課後的時候,粟老師都會提醒靠窗坐的同學順手關好窗子,還不忘提醒晚離開的同學走的時候關燈關空調。見一些同學使用普通塑料水杯接開水喝,他也友善地給予提醒。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開學的第一次課上,粟遠輝都會勉勵青年大學生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他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堂上,結合時下熱播的影視劇,與學生讨論《覺醒年代》《長津湖》;在講新文化運動時,組織學生集體朗讀陳獨秀的《敬告青年》和李大钊的《青春》等文章選段,激勵同學們争做合格的新時代青年。課堂上他還會給學生講西北工業大學5381班這個“史上最牛航空班”的事迹,介紹“最牛上下鋪”、“總師”舍友——殲-20總師楊偉和運-20總師唐長紅的事迹;給學生講《廣西日報》報道的《這個西大妹子好厲害,本科沒讀完就錄取北大博士生》(2018年5月9日),介紹我校數信學院2014級學生戴林輝在本科沒畢業就收到保送北京大學本科直博生的通知的情況;給學生講2021年本科畢業的原商學院6位同宿舍女生均獲保研資格的勵志故事;給學生講廣西百色壯族姑娘、曾在遼甯艦任職,後到長春艦、鄭州艦擔任副艦長的海軍首位女副艦長韋慧曉的事迹;給學生介紹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副總工程師、潛地彈道式導彈水下發射裝置總工程師、我校傑出校友魏乃文的事迹……。講到這些發生在大學校園裡、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勵志故事,年輕學子們受到莫大的鼓舞。
平等的師生關系,充滿人情味的思政課,以及經常性的關懷和鼓勵,令聽過粟老師課的學生感動不已——
“第一次上課起立,在道過‘同學們好!’之後,老師面向我們同學的一個很正式的鞠躬,令我很驚訝也很感動!之後每一次上課下課都這樣……雖然現在課程結束了,每每想起,依然很懷念。”
“粟老師的課風趣幽默,生動活潑,在課堂上對問題的分析深入淺出,運用很多史實來說明,能夠及時、耐心地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三觀正,有溫度,有情懷,聽了粟老師的課,我愛上了曆史。”
“從開學到現在,粟老師的每一堂課都令我印象深刻,完全激發了一個不喜歡學曆史的人學習曆史的興趣。同時,老師不經意間講出的自身經曆或讓我開懷大笑,或讓我欽佩不已。其實最令我敬佩的是老師的謙遜,他從來沒有一句自誇的話——即使随便說的一句話都能讓我們肅然起敬,這在我看來是非常難得的;但仔細想想,這樣的性格完全符合他的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