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作為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由李海波副教授主持的“理念+試驗”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課題邀請了優秀校友王少強來為同學們講授了一堂别開生面的創業課。
王少強是我校2014級公共管理學院的畢業生,在校期間就已開始創業,短短幾年内他已經成為南甯好幾家駕校的負責人,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闆。由他來向同學們講授創業經驗、交流創業感想,給課堂帶來了别樣的生氣,也讓同學們有了深刻的啟發。
王少強校友從自己大一的經曆說起:首先是在邕江賓館打工、與舍友一起做家教,之後開始做電信業務員、開二手電車商城,直至現在的駕校生意。不同階段的工作帶給他不同的思考,也讓他逐步思索自己的未來的道路。他說,所有的坎都是要邁過去才沒有的,所有經驗都是要經曆過才能有更深的體會。創業于他而言不僅僅是生存的手段,更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他還提到了其他優秀的創業校友,無一例外,他們都在經曆中成長,在創業中收獲人生價值。
課堂的最後,李海波老師用創業思維來總結這堂課。“創業思維”并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建立自己的一番事業,而是在要求人們都有“創新意識”。無論是創業還是守成,“創業思維”都是必不可少的,他以古代皇帝為例,詳細說明了“創業思維”的作用。
無論是課堂中的互動環節還是課堂後的交流環節,同學們表達了自己的收獲,而這些收獲正是這節課的靈魂所在:堅持不懈、努力嘗試,在創業的路上永葆初心,為社會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同學們的感想:
郭丙羽禾:“物之甘苦,嘗之者識”,當前我們在大學裡對社會的種種疑問和猜想終究還是紙上談兵,要真正解答這些疑問就要像學長一樣真正深度參與到社會中去。
柳慧青:人生或許很難,或許會顧此失彼,在實現夢想的路上也許有時會不如意,但隻要堅持我們總會有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結果,這就是我在學長身上學到的東西。
黃棋:學長的經曆告訴我,思考和創新是我們創業路上不可缺少的夥伴,隻有持續的思考,我們才能有持續的進步。
(圖文:馬丙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