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1日 ,《人民政協報》(第 3 版)刊發了我院徐秦法教授、博士生歐陽孟林的理論文章《春來潮湧東風勁 團結奮鬥啟新程》。
現将文章轉載分享。
春來潮湧東風勁 團結奮鬥啟新程
“我們要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心聚力。”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傳來強力号召,“要自覺促進中華兒女大團結,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曆史,還要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進程,必然是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必然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過程,既要“心往一處想”,夯實思想根基,積蓄力量赴新考;也要“勁往一處使”,把握時代要求,奮楫揚帆踏征程;還要“事往一處幹”,增強實踐動能,踔厲笃行向未來。
厚植團結奮鬥思想根基。指導思想先進、理論武裝先行是中國共産黨的特有優勢,也是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寶貴曆史經驗。從《共産黨宣言》首部中文全譯本為建黨助航,到《實踐論》《矛盾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奠定哲學根基,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推動黨和國家實現曆史性偉大轉折,再到《習近平著作選讀》為扛起新使命、奮進新征程提供了思想寶庫和力量源泉,中國共産黨波瀾壯闊的成長奮鬥史就是一部以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團結奮鬥、凝聚力量的曆史。隻有通過不斷強化思想引領,才能更好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才能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共創偉業的強大力量。一方面,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是最大的政治。隻有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引下才能把海内外中華兒女的力量彙聚起來、凝聚起來,用思想之光指引人、感召人、激勵人、鼓舞人,才能形成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新時代新征程上,國内外形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為全面認識和把握各類複雜的矛盾和問題,敏銳識别各種錯誤的觀點和思潮,需要将團結奮鬥放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中來認識理解,重點把握好世界觀和方法論,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才能夯實團結奮鬥深厚的思想根基和豐富的理論内涵。
錨定團結奮鬥目标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一中心任務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勁往一處使,繼續行穩緻遠提供了“定盤星”和“指南針”。新時代新征程推進黨的中心工作,就是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幹擾,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使人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畫好中華兒女團結奮鬥的最大同心圓。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産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進一步闡釋了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方法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領航定向。一方面,圍繞明确奮鬥目标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被束縛的堵點卡點,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奮鬥,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向心力。另一方面,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要堅定信心,緊密團結,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幹擾所惑,錨定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增強團結奮鬥實踐動能。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增強團結奮鬥實踐動能。統一戰線“廣泛凝聚中華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是中國共産黨凝聚人心、彙聚力量的政治優勢和戰略方針。曆史與實踐證明,統一戰線是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産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關鍵在于堅持統一戰線。新征程上,統一戰線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法寶。要牢牢把握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把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全體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增強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實踐動能。歸根結底,統一戰線因團結而生,靠團結而興。做好凝聚人心、團結奮鬥的長期實踐,就要鞏固和發展新時代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内外同胞關系和諧,更好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實踐動能,努力維護和發展團結奮鬥的生動局面,推動社會各界滿腔熱忱地投入中國式現代化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