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代碼
大綱編号
課程名稱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課程英文名稱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總學時數
72
講課學時
66
實驗學時
課外學時
6
讨論、習題課學 時
融入講課學時中
學 分
4.5
開課院系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
适用專業
全校本科生
先修課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
選用教材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8年版),本書編寫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主要教學
參考書
[1]《毛澤東選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澤東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
[3]《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
[4]《鄧小平文選》(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江澤民文選》(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胡錦濤文選》(1—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
[8]《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
[9]《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學習出版社,2018年。
考核方式及成績計算比例
筆試;平時40%(段考8%,随堂測驗8%,課堂參與12%,作業12%),期末考試60%。
本課程
地位和作用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處于核心位置,課程着重講授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所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該課程教學是使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有更加準确的把握;對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曆史進程、曆史變革、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對中國共産黨在新時代堅持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徹的理解;對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有切實的幫助。
二、課程教學目标
1、使學生了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産生的兩大理論成果,認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性,從而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2、幫助大學生充分認識和了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内容體系、重要地位,堅定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幫助大學生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内涵和意義,系統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曆史地位,充分了解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
4、幫助大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中國共産黨在新時代堅持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
5、幫助大學生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大學生艱苦創業的開拓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貢獻力量。
三、教學内容與教學安排
序号
教學内容
教學要求
學時
教學方式
對應的教學目标
1
前言
1.對本課程内容體系有整體了解;
2.正确理解本課程三大内容體系之間的邏輯關系;
3.正确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程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
2
講授、讨論
1、2、3、
4、5
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及曆史地位
1.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曆史條件;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過程。
2.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靈魂:主要内容;活的靈魂。
3.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财富。
1.對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過程有總體了解;2.掌握毛澤東思想六大方面的主要内容和三個活的靈魂;3對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能準确認識。
4
講授、
案例、讨論、
案例
1、2、5
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依據: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中國革命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
1.了解中國共産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真總結中國革命實踐經驗、創立了獨具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指導了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
2.了解中國革命的曆史、認識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
講授
、
案例、
讨論、
視頻
3
第三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1.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2.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曆史經驗:适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社會主義改造的曆史經驗。
3.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确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确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1.了解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和社會主義改造的曆史必然性,掌握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則、方針、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形式及曆史經驗;2.了解我國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曆史的選擇,認識隻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重大成果。
讨論
第四章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1.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思想;正确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思想;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論成果。
2.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經驗教訓。
1.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确立以後,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思想成果。由于各種複雜原因,探索走了彎路,出現了失誤。這些彎路和失誤同探索中取得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我們前進的寶貴财富。2.更全面理解毛澤東思想,正确認識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曆史時期的關系。
視頻、案例、
5
第五章 鄧小平理論
1.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形成條件、過程。
2.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内容。
3.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的開篇之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
1.了解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及其發展過程。
2.了解鄧小平理論關于“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問題。
3.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10個方面的主要内容。
4.理解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曆史地位。
案例、讨論
第六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形成條件、形成過程。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和主要内容。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曆史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接續發展;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理論武器;
1.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
2.掌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和主要内容。
3.正确理解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曆史地位。
講授、案例
、讨論
7
第七章 科學發展觀
1.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形成條件、形成過程。
2.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内涵和主要内容。
3.科學發展觀的曆史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接續發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1.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2.掌握科學發展觀的内涵和主要内容;3.正确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曆史地位。
講授、讨論、案例
8
第八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曆史地位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新時代的内涵和意義。
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内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内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曆史地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新時代的精神旗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
1.正确理解和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2.理解和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
3.理解和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内涵。
4.理解和掌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5.正确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曆史地位。
案例、讨論、視頻
1、2、3、4、5
9
第九章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1.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中國夢的内涵;實現中國夢的途徑。
2.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的具體安排。
1.理解和掌握中國夢的内涵和實現途徑;
2.理解和掌握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
1、2、4、5
10
第十章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1.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
2.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3.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牢牢掌握意識形态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4.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5. 建設美麗中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體制改革。
1.理解和掌握現代經濟體系的建設;
2.正确認識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
3.理解和掌握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4.理解和掌握如何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5.理解和掌握美麗中國的建設。
12
講授、讨論、
案例、視頻
11
第十一章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1. 第一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内涵;目标要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 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标和主要内容;正确處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關系。
3. 全面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形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重點任務。
4,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1.理解和掌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安排;
2.理解和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和主要内容,并認識如何正确處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關系;
3.正确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掌握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重點任務。
4.理解和掌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十二章 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1. 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2.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快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1.理解和認識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2.掌握習近平強軍思想。
3.理解和認識我國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視頻
13
十三章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1.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
2.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内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共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認識和理解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2.正确認識和掌握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内涵。
3.正确理解和認識“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理解和認識共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講授、案例、讨論、視頻
14
十四章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是曆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使命。
2.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确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
1.正确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認識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是曆史和人民的選擇,認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認識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使命。
2.正确認識和理解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權。
講授、案例、讨論
四、考試大綱
1.考試的目的與作用
主要考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理論,以及運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以卷面成績的60%計入課程總成績。考試題型為: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一般論述題、綜合論述題。通過考試,使同學更準确把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對中國共産黨在新時代堅持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徹的理解,運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2.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内容及方式
分數分布
對教學目标的支撐
平時成績
40%
段考、測驗(40分)
課堂參與(30分)
√
課程作業(30分)
考試成績
60%
判斷空題(10分)
選擇題(40分)
問答題(18分)
一般論述題
(12分)
綜合論述題
(20分)
3.課程考試内容與教材的關系
課程考試内容不超出教材範圍,以大綱規定的教學重點為考試的重點。部分考試内容是社會現實問題,材料并不一定出現在教材中,但其所涉及的知識點卻是教材内的,這些考點設置都可以從教材中找到源頭。
4.考試時間
課程結束,由教務處統一安排筆試。筆試時間120分鐘。
5.成績評定辦法
期末考試占60%,平時成績占40%(段考8%,随堂測驗8%,課堂參與12%,作業12%)。
制定(修訂)人: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概論”教研部 審核人: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教學指導委員會
制定(修訂)時間:2019年9月3日
審核時間:2019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