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首頁|舊站入口|English
    
 首頁 | 太阳概況 | 師資隊伍 | 教學工作 | 學科科研 | 學生園地 | 黨團建設 | 合作交流 | 研究基地 |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 資料下載 | 培訓中心 
形勢與政策
 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 
 本科生專業課 
 研究生專業課 
 實驗教學 
 本科評估 
您的位置: 首頁>教學工作>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與政策>正文
《形勢與政策》教學大綱
2020-05-15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代碼

1160155

大綱編号

 

課程名稱

形勢與政策

課程英文名稱

Situation and Policy

總學時數

36

講課學時

32

實驗學時

0

上機學時

0

 讨論、習題

課學

4

 

2

開課院系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

适用專業

本科公共必修課,全校大一、大二年級所有專業

先修課程

選用教材

《時事報告•大學生版》,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時事報告》雜志社編輯出版

主要教學

參考書

《時事報告•大學生版》,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時事報告》雜志社編輯出版;中共中央重要會議文件、中央領導人講話;國家主要黨政部門官方網站等;各大主流資訊報刊等(如《人民日報》、《新華社每日電訊》、《參考消息》、《中國教育報》、《半月談》、《瞭望》、《世界知識》等)

考核方式及成績計算比例

筆試;平時40%(包括課堂讨論及回答問題10%、考勤30%),課程論文60%

本課程在

專業課程

體系中的

地位和作用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形勢與政策》課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根據新時代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特點,幫助學生認清國内外形勢,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準确在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偉大事業。通過學習,掌握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形勢、任務和發展成就;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活動和重大改革措施;當前國際形勢與國際關系的狀況、發展趨勢和關注中國外交布局,深入理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及我國政府的原則立場;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形勢觀、政策觀。













 

二、教學安排及方式

   

總學時  36  學時,講課  32  學時,實驗 4 學時,習題課 學時,讨論課    0 學時,上機 0 學時,參觀或看錄像 0學時。   

學時分配表:

 

教學環節

 

教學時數

 

課程内容

參觀

或看

錄像

2018年上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一:《金融危機十年後的世界經濟》

2

 

 

 

 

 

2

2018年上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二:《如何認識新時代曆史征程》

2

1

 

 

 

 

3

2018年上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三:《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

 

 

 

 

 

2

2018年上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四:《當前經濟形勢與新時代發展之路》

2

 

 

 

 

 

2

2018年下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一:《改革開放40年:改變中國  影響世界》

2

1

 

 

 

 

3

2018年下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二:《深入調整的大國關系》

4

 

 

 

 

 

4

2018年下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三:《全球核安全治理新形勢》

2

 

 

 

 

 

2

              

16

2

 

 

 

 

18

 

三、課程教學目标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

 

《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目标與畢業要求的對應表

課程名稱:形勢與政策

任課教師:  

課程性質:公共基礎課

課程學分:2

課程支撐的畢業要求:

課程目标、達成途徑、評價依據

畢業要求1-1

教學目标:1)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認識形勢與政策問題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學會正确的形勢與政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對我國的基本國情、國内外重大事件、社會熱點和難點等問題的思考、分析和判斷能力,使之能科學預測和準确把握形勢與政策發展的客觀規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觀。(2)幫助學生深入地學習和研究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鼓勵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通過實踐體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确性,清晰了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形成并不斷發展、完善的一系列政策體系,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3)引導學生了解和把握當前國際形勢與國際關系的狀況、發展趨勢和我國的對外政策,正确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國政府的原則立場。(4)使學生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而努力學習多元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己的本領。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而努力。

 

達成途徑:課堂講授、課堂讨論、課外實踐練習、課外資料查閱等

 

評價依據:課程論文成績,課堂讨論及回答問題表現,課堂考勤成績等。

 

四、教學内容及基本要求

2018年上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一:《金融危機十年後的世界經濟》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關注國際金融體系調整動向、發展趨勢及對我國影響。

2.認識到中國是現行國際秩序的參與者、維護者、改革者,将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教學内容】

1.金融危機後的國際經濟格局變化。

2.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基本特征。

3.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中國角色。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基本特征;曆經10年的調整與變革,中國持續穩定發展并率先拉開全方位的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變革,為世界經濟走出低谷貢獻充沛動能。難點是“中國主張”已晉升為“國際共識”,“中國方案”成為國際社會共同事業,“中國力量”已經成為世界進步的巨大動力之源。中國經濟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強引擎;中國方案推動全球治理;在力所能及範圍内提供更多公共産品。

教學建議

多媒體教學,将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讨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和合作式學習方式相結合。

 

2018年上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二:《如何認識新時代曆史征程》

【教學目的】

1.講清我國所處曆史方位,引導學生準确判斷曆史新方位。

2.認清新時代的内涵和使命。

3.深入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指導思想。

4.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曆史使命和偉大意義。

【教學内容】

1.曆史方位:中華民族進入強起來的新時代。

2.進入新時代的曆史依據和現實依據。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标志和内涵。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指導思想。

5.新時代的曆史使命與偉大意義。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鄭重宣告“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進入新時代的曆史依據和現實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标志和内涵。難點是講清我國所處曆史方位,引導學生準确判斷曆史新方位;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确立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意義。

教學建議

多媒體教學,将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讨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和合作式學習方式相結合。

 

2018年上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三:《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了解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目标。

2.注重引導學生準确把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重要任務是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

【教學内容】

1.黨中央部門曆次機構改革

2.國務院曆次機構改革。

3.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4.如何看本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講清從改革開放以後,黨中央部門經曆過多次機構改革,分别發生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9年,本次是第五輪機構改革;從改革開放以後,國務院先後進行了7次次機構改革,分别發生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本次是第八輪機構改革。難點是如何看本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在認真實施改革方案、推進改革進程過程中,要認真研究改革的阻力,認真研究改革有可能遇到的難題,認真研究如何化解這些難題,掃清改革中的種種障礙,使改革任務順利完成,實現預期目标。

教學建議

多媒體教學,将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讨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和合作式學習方式相結合。

 

2018年上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四:《當前經濟形勢與新時代發展之路》

【教學目的】

1.深入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引導學生把握這一思想的主要内涵,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保證我國經濟沿着正确方向發展。

2.突出講清楚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和遵循。

3.講清楚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戰略目标。

【教學内容】

1.我國經濟成就亮眼。

2.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

3.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和遵循,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判斷。難點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标。

教學建議

多媒體教學,将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讨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和合作式學習方式相結合。

 

2018年下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一:《改革開放40年:改變中國  影響世界》

【教學目的】

1.闡述改革開放40年成就,認清改革開放40年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改變。

2.幫助學生理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3.講清楚我國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

【教學内容】

1.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2.改革開放40年成就。

3.将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改革開放40年成就。從封閉型經濟弱國到開放型全球經濟大國的偉大轉折;從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發展。難點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新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和具體措施。

教學建議

多媒體教學,将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讨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和合作式學習方式相結合。

 

2018年下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二:《深入調整的大國關系》

【教學目的】

1.闡述國際格局處于加速轉變中,幫助學生理解大國關系出現明顯的不确定性。

2.分析大國關系深入調整的根源。

3.講清楚我國中國将緻力于運籌好大國關系拖動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助力學生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

【教學内容】

1.大國關系的新變化及其原因。

2.未來幾年大國關系走勢。

3.應對大國關系變遷的中國之策。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大國關系變化的原因,實力興衰變化導緻大國關系深入調整;中美、中俄、中印、中日、中歐關系的未來發展走勢。難點是理解我國為應對不确定性的國際形勢和深入調整的大國關系态勢,需要從正确處理内部問題、正确處理周邊問題和兩岸關系、正确處理大國關系三個方面入手施策。

教學建議

多媒體教學,将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讨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和合作式學習方式相結合。

 

2018年下半年“形勢與政策”教學專題三:《全球核安全治理新形勢》

【教學目的】

1.闡述核裁軍的重要意義及進程。

2.介紹核不擴散的困境的主要表現,加強學生的核安全觀意識。

3.講清楚我國圍繞核能發展與核安全的立場和主張。引導學生理解中國核安全觀的内容。

【教學内容】

1.核裁軍進程面臨複雜矛盾。

2.防止核擴散多方分歧難調。

3.國際核安全體系建設任重道遠。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核裁軍的進程,美俄核裁軍前景黯淡,無核國家“人道主義倡議”激發矛盾,“美國優先”政策增加新變數。難點是講清防止核擴散多方存在分歧,闡明中國核安全觀的内容,倡導構建人類核安全命運共同體

教學建議

多媒體教學,将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讨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和合作式學習方式相結合。

 

五、課程教學的有關說明

   

 

六、考試大綱

   

 

 

 

 

 

Close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