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首頁|舊站入口|English
    
 首頁 | 太阳概況 | 師資隊伍 | 教學工作 | 學科科研 | 學生園地 | 黨團建設 | 合作交流 | 研究基地 |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 資料下載 | 培訓中心 
哲學
 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 
 本科生專業課 
 研究生專業課 
 實驗教學 
 本科評估 
您的位置: 首頁>教學工作>本科生專業課>哲學>正文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哲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計劃 (2020版)
2020-05-27  


一、專業名稱

哲學(Philosophy

二、專業代碼、學制

哲學專業代碼:010101

學制:4年。

三、授予學位

授予哲學學士學位。

四、專業簡介與專業特色

廣西大學哲學本科專業創設于1978,至今已有40年的辦學曆史,有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優良的教學研究傳統,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哲學人才和管理精英,廣西現任的自治區政府主席陳武、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莫詩甫原廣西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羅殿龍和國内著名的管理哲學專家、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黎紅雷教授均是本專業的傑出校友。據不完全統計,本專業培養的學生目前在廣西擔任廳級幹部的人數達20餘人,在高校擔任教授、博士的達20餘人。目前哲學專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其中科學技術哲學學科是2001-2010年自治區重點學科,哲學一級學科是2012年廣西大學校級重點學科,2013年起是自治區重點學科;哲學本科專業2015年入選廣西高校優勢特色專業。我們的培養特色是:

(一)強調兩類人才的培養,一是理論研究與創新型人才,二是複合型高素質理論人才。理論研究與創新型人才以繼續升學深造為導向,強調夯實哲學理論基礎,并有意識地培育理論研究與創新能力;複合型高素質理論人才,既具有紮實的哲學理論基礎,又系統地掌握中文寫作、社會實踐、組織管理等才能,是複合型、高素質的領軍型人才。

(二)注重通識教育,以寬口徑、厚基礎培養哲學專業人才。通識教育的内容除了國家和學校規定的通識課程,還包括現代科技概論、中國曆史、社會統計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哲學、政治學、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等通識課程。同時,運用哲學專業教育的資源和優勢,補充和提升學校的通識教育,在全校範圍内開出系列哲學通識課程,如論語導讀、道德經導讀、壇經導讀、哲學與人生等。

(三)突出經典閱讀和邏輯、方法論教育。以暮堂書院、國學會、社會調查實踐等形式,突出馬克思主義及其他學術流派的哲學經典原著研讀,着力培養學生的文本閱讀與分析能力、資料查詢檢索能力、邏輯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社會實踐與調研能力和理論寫作能力。

(四)注重弘揚中國文化精粹,服務廣西思想文化建設。将哲學智慧轉化為國家和廣西思想文化建設的戰略資源和政府決策資源,為廣西參與世界交往(尤其是與東盟國家交往)提供文明對話的思想文化資源和決策咨詢,努力打造廣西思想智庫。

五、培養目标

适應國家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按照廣西大學“立足廣西,服務全國,輻射東盟,面向世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領軍型、創新型、複合型高素質人才”的人才培養總目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着力培養具有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紮實的哲學專業基礎知識、較強的辯證理論思維能力和突出的專業能力的高素質哲學人才。畢業生能夠在黨政國家機關、文化教育事業、新聞出版傳媒、國企私企等部門實際從事行政管理、文稿寫作、組織協調、編輯出版、政策宣傳、文化教育、學術研究等工作。

目标1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場,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社會責任感。

目标2具備基礎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創新創業等領域的知識和素養,流暢閱讀外文,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目标3系統掌握哲學專業必備的基礎概念、關鍵知識、核心理論、經典文獻、思維方法和全球視野,了解哲學學科發展的現狀及前沿動态,具有良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

目标4身心健康,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團結合作,獨立工作,能不斷完善自我。

 

六、培養标準及畢業要求

通過本專業的學習,學生應:具有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與必要的自然科學知識積累,有健全的人格和深厚的人文素養;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系統掌握中外哲學思想;具有突出的文本閱讀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理論寫作能力;具有較好的國際視野和一定的研究創新能力。

A.知識架構

A1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與必要的自然科學知識積累。

A2紮實的哲學理論功底,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和外國哲學的理論體系和發展脈絡,熟悉主要哲學流派和重要觀點。

A3了解哲學分支學科的主要内容,包括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政治哲學、管理哲學、科技哲學。

A4具備一定的方法論知識。

A5掌握一定的跨文化、國際化知識,了解多元文化和不同文明、文化的對話與沖突。

B.能力要求

B1理論思維能力。應當具有突出的辯證理論思維能力。通過理論課程的熏陶,特别是方法論課程的學習和原典的閱讀,培養文本分析能力、邏輯與批判性思維能力。

B2 理論寫作能力。應當具有突出的理論寫作能力。能夠獨立選題并制定研究方案,能夠撰寫文獻綜述,能夠撰寫體系完整、有一定深度的理論文章,具有較強的分析與綜合能力,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強。

B3具有國際視野,有多元文化學習、對話、溝通和交往的能力。

B4具有較好的自主學習與研究創新能力。

B5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人際交往和獨立工作能力。

C.素質要求

C1具有突出的哲學理論素養。熟悉古今中外偉大哲學家的思想;看問題能夠把握本質,高屋建瓴、提綱絜領;正确理解并運用理性思維、科學思維,鍛造健全人格;熟悉并掌握辯證法,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對真善美有不竭的追求與熱愛。

C2 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學生應堅定正确的政治立場并掌握“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原理,及時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并能正确認識和認同黨和國家在新時代的戰略和政策。

C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恪守學術規範。

C4具有突出的人文素養和公共精神,養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社會責任意識,有甘于奉獻的人生追求,有愛崗敬業的品質、團隊合作的意識和務實創新的精神。

C5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及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寬闊的國際視野。

 

附:學校畢業要求基本标準:

1、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場,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信為人,品行端正,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集體主義精神、合作精神、敬業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現身科學教育事業的科學道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才兼備。

2、具備一定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創新創業等領域的知識和素養,具有較強的外語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

3、系統掌握本學科專業知識必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相關學科發展現狀及前沿動态,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4、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以及繼續學習和不斷提高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

6、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标準,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七、專業核心課程及特色課程(導師課、研究型課程、讨論課程、全英文課程、雙語課程、校内外合授課程、創新創業課等)

主要特色課程:

(一)邏輯與方法論課程群

突出邏輯與方法論教育,幫助學生培育專業特色能力。包括:邏輯學、社會統計學、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理論寫作等。

(二)哲學史與經典原著閱讀課程群

    突出哲學史與原典閱讀,幫助學生線索梳理哲學曆史發展脈絡,提升文本閱讀與分析能力。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馬哲原著選讀、《資本論》導讀、毛澤東哲學經典研讀、四書導讀、道家哲學經典研讀、禅宗哲學經典研讀、儒家哲學經典選讀、古希臘哲學經典導讀、德國古典哲學經典導讀等。

(三)雙語課程

倫理學導論、跨文化溝通、西方哲學史。

 

八、畢業學分要求、課程修讀要求與選課說明

(一)本專業基本學制4年,按照學分制管理,最長修業年限6年。

(二)哲學專業學生畢業最低學分數140學分其中各類别課程及環節要求學分如下:

表格3

課程

類别

通識

必修

通識

選修

學門

核心

學類

核心

專業

核心

專業

選修

集中實踐必修

合計

學分數

27

8

21

25

21

18

20

140

(三)學生修滿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規定的必修課、選修課及有關環節,達到本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最低畢業學分數,并修完規定必須修讀但不記學分的所有課程和環節,德、智、體、美、勞合格,即可畢業。滿足學位授予相關文件要求的,授予哲學學士學位。

(四)其他選課說明與要求

1、關于選修課的說明

1)通識教育選修課

為充分發揮學校通識教育優勢與特色,結合學校“五有領軍人才”培養目标和學校整體定位,構建通識選修課程體系,由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兩大類五大模塊組成。累計應修學分不少于8學分,其中五大模塊中模塊12至少應各修1門課程,其餘3模塊可任選課程組合,理工農類學生修讀人文藝術類課程不少于2學分,文科類學生修讀自然科學類課程不少于2學分。《創業基礎》、《中文寫作實訓》、《邏輯與批判性思維》及公共藝術類課程為每生必修。純網絡課程修讀不超過總修讀課程的50%

通識選修課程

課程模塊

課程性質

學分

課程設置說明

創新創業基礎知識

校選人文

2

旨在提高學生創新精神的創新創業類相關課程,含《創業基礎》課程

領軍人才素質教育

校選人文/自然

1

以提高學生科研實踐能力為目的開設的新生研讨課、高峰體驗課、學科前沿課、科技創新類、《中文寫作實訓》《邏輯與批判性思維》課程

中國、東盟曆史文化與社會發展

校選人文

1

旨在拓寬國際視野、促進文化傳承與交流的中國、東盟國家曆史文化與社會發展類課程

海洋知識與可持續發展

校選自然

1

為增強“一帶一路”建設所需的海洋、科技、經貿文化、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知識的課程

廣西少數民族文化與現代發展

校選人文/自然

1

促進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文化、與适應現代化發展所需相關知識的課程

 

備注:各模塊中,凡是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養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藝術經典教育為主要内容的課程均屬于公共藝術類課程。

2)大學英語

實行4-8彈性學分制。普通本科生入學後在本課程兩年正常修讀期内需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或六級考試(或雅思、托福等國際權威英語等級考試)。學生的全國統考四級(CET4)筆試成績≥480分或六級(CET6)筆試成績≥450分,且至少完成和通過了2門共4學分的課程學習後,憑有效成績證明即可申請以4學分完成大學英語必修課程的修讀。此類學生在修讀獲得4學分後,仍可通過不同方式保持英語學習四年不斷線,如自願交費在正修課時間段内修讀多于必修的2門大學英語課程(含基礎英語類和高級英語類),或參加後續英語選修課程、雙語專業課程、全英專業課程學習等,并可任選其中兩門成績最高的作為畢業課程成績計算績點。

兩年正常修讀期内未達到4學分制修讀條件但通過了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CET4425分),從第三學期起可以不再修讀基礎英語類課程,而逐級修讀更利于能力發展的高級英語類課程(高級英語(一)、高級英語(二)),直至完成8學分的必修課程學習。

兩年正常修讀期内未達到4學分制修讀條件也未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隻可以修讀基礎英語類課程,直至完成8學分的必修課程學習。

詳見《廣西大學普通本科生大學英語課程修讀及分級教學管理辦法》。

3)大學計算機基礎

包含32課内學時+32課外上機學時,共2學分,包含三部分教學内容:

第一,能力測試(0學分):學生自學,以測代教,測試内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采購考試系統安裝在計算中心,由計算中心實驗老師負責組織兩次測試,取最高分作為測試最終成績,并計入平時成績。

第二,計算概論(0.5學分):提供教材和習題集,并建立輔助的在線課程或微課庫,供學生自學,内容包括計算機體系結構、硬件基礎、軟件基礎、網絡組成等知識。

第三,拓展模塊(1.5學分/32學時):執行理工類和文史類兩套教學方案,分别是《大學計算機(Python程序設計)》和《大學計算機(多媒體應用技術)》(見下表),兩套方案均包含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相關教學内容。

 

計算機基礎課程分類教學情況表

類别

教學内容

文史類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概論+多媒體應用技術

 

4)心理素質與生涯發展

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2門課程構成,共計1學分,各占50%合成總成績。

5)體育

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體藝〔200213号)要求,由體育學院組織教學,大學一、二年級分4學期開出,每學期1學分(其中課内學時32學時,課外學時4學時),共計144學時。

6)專業選修課

專業選修有模塊導向,包括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基礎和社會治理類。學生在選修課程時,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願景,選擇相對集中的課程群。

專業選修課17門課程,共34個學分,要求至少選修18學分。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分學期均衡選課,每學期所修課程學分總計不超過24學分。

在高年級的專業選修課中,設置了部分通研課程,可作為廣西大學本碩連讀的碩士課程的學分,但選課前需報教務處、研究生處備案,認定、替換方案由教務處審批。

2、關于普通話測試的說明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本專業學生畢業前需通過“普通話測試”,要求測試成績為三級甲等以上。普通話測試不占學分。

3、關于實習的說明

畢業實習分集中實習和自主實習兩種。集中實習是課題調研式,結合教師科研項目進行實習調研,撰寫研究報告;自主實習是自主聯系單位進行實習,但要達到自主實習的規範要求。

4、關于各類科技創新與素質拓展活動要求的說明

每個學生必修創新創業實踐學分,共2學分。

學分判定:根據《廣西大學創新創業實踐學分實施辦法》(2017年修訂)實行。

 

九、課程設置及學分分布

1、通識教育課程(共35學分,其中通識必修27學分,通識選修8學分)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備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2.5

 

1160120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

2

 

1160141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5

 

1161052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4.5

 

1160111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2.5

 

1160152/

1160153/ 1160154/ 1160155

形勢與政策

2

4個學期

1160101

心理素質與生涯發展

1

 

1070022

大學計算機基礎

2

 

1250011/ 1250021/ 1250031/

1250041

大學英語(一)、(二)

4

2個學期

1410011/ 1410021/ 1410031/ 1410041

體育

4

4個學期

 

通識教育選修

(創業基礎、中文寫作實訓、邏輯與批判性思維等課程必選)

8

兩大類五個模塊

2、學門核心課程(必修21學分)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備注

 

哲學導論

2.5

 

 

政治學原理

2.5

 

1160029

現代科技概論

3

 

1160034

普通心理學

3

 

 

社會學概論

2.5

 

1160039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2.5

 

1160102

管理哲學導論

2.5

 

1160008

理論寫作

2.5

 

 

 

 

 

合計

 

21

 

3、學類核心課程(必修25學分)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備注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2

 

1160027

邏輯學

2.5

 

1160030

科學技術哲學概論

2.5

 

1160040

倫理學導論(全英文)

2.5

 

1160103

宗教學

2.5

 

1160104

美學

2.5

 

1160046

政治哲學

2

 

1160106

現代中國哲學

2

 

1160107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2.5

 

1160108

四書導讀

2

 

1160109

西方馬克思主義

2

 

合計

 

25

 

4、專業核心課程(必修21學分)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備注

1160137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題

2

 

1160114

馬哲原著選讀(上)

2

 

1160115

馬哲原著選讀(下)

2

 

1160112

中國哲學史(上)

3

 

1160113

中國哲學史(下)

3

 

……

西方哲學史(上)(雙語)

3

 

1160110

西方哲學史(下)

3

 

1160116

現代西方哲學(雙語)

3

 

合計

 

21

 

5、專業選修課程(要求選修18學分)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備注

1160135

《資本論》導讀(本碩)

2

 

 

 

 

 

外國哲學

哲學與社會

1160136

西方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

2

1160139

當代英美哲學

2

1160044

道家哲學經典研讀

2

1160127

儒家哲學經典選讀(本碩)

2

1160128

禅宗哲學經典研讀

2

1160117

古希臘哲學經典導讀

2

1160118

德國古典哲學經典導讀(本碩)

2

1160119

現代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2

1160123

東盟哲學專題

2

1160143

中國曆史專題研究

2

 

國際關系倫理學

2

 

跨文化溝通

2

 

技術哲學專題(本碩)

2

1160024

秘書學

2

1160090

社會統計學

2

1160156

領導科學

2

6、集中實踐(必修20學分)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備注

……

安全教育與軍事訓練

0

 

 

 

1000013

勞動

0

……

普通話測試

0

1160163

導師制課程

1

1160160

創新創業實踐

2

1160047

中期實習

6

1160159

畢業實習

5

1160162

畢業設計(論文)

6

注釋:中期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的學分,按一周1學分計。

 

 

 

 

 

Close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