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首頁|舊站入口|English
    
 首頁 | 太阳概況 | 師資隊伍 | 教學工作 | 學科科研 | 學生園地 | 黨團建設 | 合作交流 | 研究基地 |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 資料下載 | 培訓中心 
國騄研究基金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 
 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基地 
 廣西大學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研究中心 
 國騄研究基金 
您的位置: 首頁>研究基地>國騄研究基金>正文
2025年度國騄研究基金申報公告
2025-02-13  


第一條 國騄研究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及人才培養,僅限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師生申報。本基金開展研究活動,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教育部《關于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等文件精神,遵循合法、自願、誠信、非營利的原則,維護學術道德,規範學術行為,保護知識産權,不違背社會公德,不危害國家安全、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二條 本基金資助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研究領域:

1.馬克思主義信仰研究;[系統研究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發生、類型、特質,鈎沉人類信仰譜系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獨特性與當代價值。]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從“兩個結合”的視角,深度揭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内在關系,挖掘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科學根基與必然性,探尋“第二個結合”的方法論内涵及其意義,從而彰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獨特的理論品質、價值内蘊。]

3.“共同富裕”研究;[現代社會在整體超越“短缺”“貧窮”“貧困”之後,“兩極分化”成為一個“事實”。圍繞着“财富”而展開的人類經濟、政治生活的“公平”“正義”的研究,成為一個熱點。如此,從全球視野探究“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建設、政治保證建設、文化引領建設等曆史可能,從中國傳統文化語境研究“共同富裕”的獨特方案。]

4.從“文明沖突”到“文明和諧”研究;[在全球化和普遍交往的人類曆史進程中,文化間性、文明間性,成為關注的焦點,為此,超越“西方普世價值”的二分邏輯,追求人類對稱無二“共同價值”之可能,從而展現不同的文化體系、不同的文明類型之間的“對話”,成為超越“沖突”走向“和諧”的有效方式和路徑。為此,從多維度展開不同的文化、文明體系之間的深層對話,成為解除“沖突”最為經濟的策略與方案。]

5.現代化譜系與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從五個維度展開“現代化”的研究,包括西方學者對現代化的反思與批判;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現代化”的批判;社會主義國家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反思;在此基礎上,将“兩個結合”作為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基點,從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部分深刻理解中華文化主體性與中國式現代化,深刻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内在關系,最後揭示“中國式現代化”的政黨邏輯、本質要求及其當代價值、未來向路等,闡釋全過程人民民主對美式民主的回應與超越。]

6.文化自信與理論自信研究;[鈎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邏輯,揭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特的理念、科學内涵、思維方式和當代價值。從而在當代曆史的語境中,反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貢獻,探尋新時代中華文化主體性的堅守與鞏固,在中西文化比較、文明互鑒中尋求理論自信之根基,彰顯文化自信之内蘊。]

7.區域國别研究;[開展面向東盟的區域國别問題研究,共建“一帶一路”的現實問題探讨。圍繞廣西優勢與作用,開展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基礎理論研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合作内容探究、中國—東盟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揭示廣西服務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着力點和突破口、中國—東盟國家治理及政黨建設、中國—東盟邊疆民族地區意識形态教育,以及對東盟國家政治、經濟、安全、外交形勢中的重點、熱點問題進行動态監測與跟蹤研究。]


第三條 本基金資助的兩種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模式一:過程培養】

1.培養對象:從事本基金規定研究領域的本科生(70%)、碩士研究生(30%),每期培養人數10名左右;

2.每期每名本科生資助4000元人民币、碩士研究生資助6000元人民币;資助按季度發放(每三個月支付一次);

3.被資助學生每季(三個月)須提出研究進展報告。根據研究進展,理事會可以停止對該生的繼續資助;

4.培養期間在本基金規定研究領域有科研成果産出,成果所有權第一單位(署名單位)為“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且是第一完成人,予以相應成果資助獎勵。

【培養模式二:成果資助】

1.培養對象:從事本基金規定研究領域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2.從事本基金規定的研究領域,成果所有權第一單位(署名單位)必須為“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

3.本次申報成果發表時間為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4.同一成果僅限一人申報,不可重複使用;

5.學術論文成果資助如下:

6.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撰寫資政報告獲肯定性批示如下:

(現有标準為第一作者申報的資助金額,若第二作者申報為第一作者資助金額的50%,若第三作者申報為第一作者資助金額的25%。)

【備注】以上資助,理事會有權對成果質量和水平進行評定,并根據評定結果作出相應的調整。


第四條 本基金資助的兩種人才培養模式均需師生主動申報,理事會負責遴選确定培養人,審定科學研究成果。

過程培養模式:每年1-2月份個人進行申報,周期年從9月到次年8月。

成果資助模式:每年2-3月份個人進行申報。


第五條 本基金資助及運行的解釋權屬于理事會。

請有意向申請國騄研究基金的同學将相關申報材料發送至郵箱654708379@qq.com,聯系人:張肖,15204122666。

國騄研究基金會


Attachment【附件1:2025年國騄研究基金申請書(過程培養模式).doc已下載
Attachment【附件2:2025年國騄研究基金申請書(成果資助模式).doc已下載
Close Window